供應鏈概況

企業選擇在地供應商不僅落實照應鄰近地區的社會責任,也可減少因遠程運輸與分配所造成的環境衝擊,2024年技嘉科技的一階供應商超過96%位於亞洲,其中主要生產基地所在地區的合作夥伴約佔比94%。技嘉科技積極落實在地採購,不僅能確保生產效率及持續營運,同時也促進在地經濟發展。

歷年來技嘉科技在主要生產基地(南平廠、東莞廠、寧波廠)在地採購比率皆高於75%,2023年在地採購支出比率計算範疇納入子公司技鋼科技,故比例有較大幅度變動,2024的在地採購支出比率為96.14%。

供應商管理政策與風險管理

2018年技嘉科技發布《技嘉科技永續採購準則》,並於2024年改版,該準則適用於營運總部、桃園廠區、中國大陸廠區及在臺灣地區具實質影響力的子公司。我們參考責任商業聯盟(RBA)頒布的《責任商業聯盟行為準則》,訂定4大管理面向(15項子目標)與4項零容忍規範,並且條列禁用物質清單,以評核供應商風險。
經發現供應商有違反相關要求,立即要求限期改善。如為客戶指定之供應商未能如期改善,將知會客戶;如非客戶指定之供應商有逾期未改善或拒絕情事,將減少訂單或凍結交易,甚至取消其合格供應商之資格,以降低供應鏈風險,避免為客戶帶來損失。更多關於RBA之資訊,請至RBA網站:http://www.responsiblebusiness.org/

四項管理目標

產品品質、產製能力、服務、交期、價格

ISO 14001、法規遵循、環境管理措施

技嘉科技有害物質管制規範、國際化學法規管理規範

永續供應鏈評鑑管理系統、勞動人權、衝突礦產、ISO 45001、企業道德

四項零容忍政策

  • 使用童工
  • 使用強迫勞工/監獄工
  • 排放未經處理的有毒、有害物質或物料
  • 立即造成員工身體傷害的行為

供應商分級管理

技嘉科技依循《供應商品質管理作業規範》,藉由評鑑將既有及新進的供應商進行分級管理。除了採用既有供應商供貨合約(CMRT、RBA)和物料評比項目之外,更額外結合技嘉科技的永續供應商評鑑制度,使分級評等更能完整反應廠商的整體永續表現,並每季進行供應商CSR高風險評核以確保供應鏈的品質穩定性及永續性。

此外,《技嘉科技永續採購準則》明確規範既有與新進供應商需遵循供應商行為準則、符合技嘉科技有害物質管制規範,待確認供應商提交不使用禁用物質證明書、第三方驗證報告等文件,經認可後始能開始交貨。新供應商若不合格可經改善後需再次接受複評,若複評後仍不合格即不予使用;合格的廠商則需每年定期接受稽核與分級管理,若不合格需限期內改善,必要時排除供應鏈之外。

技嘉科技針對「委託製造及長期供貨」兩項合約要求供應商須聲明保證遵守「環境及人權與社會面的永續規範」,2024年合約更新供應商共計43家,100%廠商簽署遵守有關環境及人權與社會面永續規範之保證聲明,此外有86%供應商更進一步提出不使用衝突礦產聲明。

供應商稽核

因應集團營運風險、利害關係人關注、永續揭露等需求,技嘉科技建立供應商品質系統稽核,參考責任商業聯盟(RBA)風險追蹤模式,並陸續導入事業群、子公司並定期彙整、回報供應商的稽核結果。技嘉科技每年會制定年度稽核計畫表抽查供應商執行稽核作業,每月審視供應商之交易與品質滾動式調整稽核計畫。

中風險廠商後續改善與追蹤:

  • 主要缺失:2家中風險廠商皆為「製程面」相關操作SOP及標示缺漏。
  • 改善與追蹤:第一次稽核即開立缺失事項並要求改善。2家中風險廠商經複查後,皆已落實改善,確保現場作業人員依SOP操作,提高職場環境安全,並在複查後轉為低風險。

供應商風險評估

根據供應商分級管理制度,技嘉科技每季進行供應商高風險評核,評估社會、環境、治理及商業性四大面向,尤其加強關注1、2等的關鍵供應商(2024年占全體供應商32%)在勞動、環境、金融交易、衝突礦產的違規裁罰事件;同時也將公司治理評鑑、ESG揭露範疇、媒體正負面新聞加入加權矩陣,辨識及篩選出當季具高風險供應商,提供結果予各事業群、子公司相關人員要求供應商進行改善,2024年第一季高風險廠商比例由31%至第四季下降至1%,改善的供應商占全體的比例為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