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世界經濟論壇(WEF)2019全球風險報告,無論以風險發生的「可能性」或風險帶來的「衝擊性」,氣候變遷相關的風險都高居前位,而極端氣候已經連續三年蟬聯發生可能性的第一名。
技嘉科技長期致力於減緩企業營運導致氣候變遷的惡化,為有效推動氣候相關管理與調適措施,由董事長擔任主席的技嘉綠色永續發展委員會為最高層級,監督組織碳管理、減量目標設定到具體措施方案執行與績效追蹤,並由集團總營運管理中心轄下的永續發展辦公室作為主要措施推動與執行單位,定期向中心、委員會及董事長匯報氣候相關管理進度與成果。
溫室氣體管理
除了關注氣候風險趨勢,技嘉科技也期望透過落實氣候變遷減緩行動,成為企業減碳的實踐家,並發揮更大的影響力。2020年,我們將2030年較基準年(2009年)減碳50%的長期減量目標,轉為更具野心的承諾—技嘉科技將提前於2025年實現減碳50%的願景!
藉著已邁入成熟階段的ISO14064組織型溫室氣體盤查,並持續遵循每年較前一年度減碳、減水、減廢各3%的短期減碳目標「減量333計畫」,技嘉科技未來也將更積極掌握減碳進程與績效,放眼更宏遠的長期減碳目標。

目前國際上鼓勵企業響應科學基礎目標倡議組織(SBTi)的呼籲,以科學方法制定確實能夠控制全球升溫遠低於2℃的減碳目標。技嘉科技雖然尚未公開宣告制訂科學基礎減量目標(SBT),但2019年已引入SBTi建議的工具與目標審查標準,檢視現有減碳目標與符合科學基礎減碳路徑之間的差距,以作為後續調整減碳目標的依據。
溫室氣體排放狀況
技嘉科技近兩年溫室氣體排放總量如下:
- 2018年組織型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範疇一及範疇二),總計為27,663.92公噸CO2e,其主要排放源來自範疇二間接排放,約占總排放量的6%,而排放總量相較於2009年基準年排放量減少21,293.22公噸,相當於減量了43.49%。
- 2019年組織型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範疇一及範疇二),總計為28,458.54公噸CO2e,主要排放源仍來自範疇二間接排放,約占總排放量的7%,排放總量雖較2018年微幅上升,但與2009年基準年排放量相比,仍減少20,498.6公噸,相當於減量了41.87%。
詳細減量狀況請參考《CSR績效—環境面》
氣候相關風險與機會鑑別
為充分掌握氣候相關風險對公司營運與發展的影響或可能進而創造的機會,技嘉科技鑑別出重大氣候相關議題,制定因應策略,並每年進行重新檢討。
氣候風險鑑別流程
氣候風險矩陣

風險議題 | 風險類別 |
---|---|
1. 溫室氣體排放揭露要求趨嚴 | 政策性轉型風險 |
2. 對現有產品碳相關資揭露與管制 | 政策性轉型風險 |
3. 能源結構調整所致電價波動 | 政策性轉型風險 |
4. 中國環保法規對企業管制力度 | 政策性轉型風險 |
5. 企業自主減碳與能源轉型要求 | 技術性轉型風險 |
6. 利害關係人對氣候議題重視 | 市場性轉型風險 |
7. 消費者偏好改變 | 商譽性轉型風險 |
8. 極端氣候事件嚴重程度漸劇 | 立即性實質風險 |
9. 降雨型態和氣候型態變異 | 長期性實質風險 |
10. 平均溫度持續上升 | 長期性實質風險 |
氣候相關風險與機會鑑別結果
轉型風險
【風險描述】
- 臺灣國家溫室氣體排放標準擴大管制範圍
- 因應國家頒布的空氣污染及再生能源規範,以及台電未來可能調升電費
- 中國政府加大環境管理力道,如擴大環保稅規範項目、十四五計畫環保管制政策趨嚴等,影響中國營運據點合規風險
【潛在財務影響】
- 營運成本增加,如合規成本
- 隨能源及廢棄物處理費率提升,生產成本將提高
- 營運成本增加,如合規成本
【管理辦法】
策略:
- 引進溫室氣體排放管理系統
- 投資與擴增相關氣候相關研究與管理人力
- 各營運據點推行節能方案,汰換老舊設備並提升製程效率
行動:
- 推行ISO 14064管理系統並執行第三方認證
- 技嘉綠色永續發展委員會制定永續策略及監督執行情況
- 永續專責單位持續監督國際法規與趨勢
- 參與國內氣候因應相關會議,及時調整氣候政策方向以達合規要求
【風險描述】
因應2°C目標共識,國際市場對產品碳足跡揭露標準將日趨嚴格,而技嘉科技近96%產品為出口,將受各國市場產品環境衝擊揭露的要求影響
【潛在財務影響】
產品及服務需求量下降以致營收降低
【管理辦法】
策略:
- 於各營運據點推行節能方針,並投入低耗能及低碳產品研發
- 加強供應商管理,降低整體價值鏈環境衝擊
行動:
- 每年從營收撥出研發預算於開發高效能、低碳足跡的商品
- 自主導入產品生命週期LCA與MFCA評估辦法,並揭露範疇三排放量
【風險描述】
隨消費者氣候變遷議題意識提升,將可能改變消費偏好
【潛在財務影響】
因消費者喜好改變導致產品及服務需求下降
【管理辦法】
策略:
- 計算並揭露產品碳足跡等環境數據
行動:
- 針對技嘉主要產品發布產品環境報告書,揭露12項環境足跡
【風險描述】
- 隨企業氣候變遷意識提升,供應鏈的減碳要求將日趨嚴格,未達標準者可能面臨訂單流失
- 因應法規須導入再生能源及低排放等相關環保技術
【潛在財務影響】
- 客戶行為改變導致產品及服務需求下降
- 應用新製程或新營運模式的成本
【管理辦法】
策略:
- 投資研發部門,以創造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
- 設定節能目標,規劃綠色專案並追蹤成效
行動:
- 持續「減量333計畫」,致力每年減碳、水、廢3%
- 推行ISO 14064管理系統並執行第三方認證
- 導入如MFCA等工具檢視潛在節能機會
- 啟動永續基金,運用上年度節能費用作為廠區減量與低碳產品提案的獎勵金,鼓勵各式節能方案
轉型風險衍生機會
- 加入碳交易機制,提升額外收入
- 製程與設備能源效率改善,營運成本下降
- 跨足低碳科技服務或產品市場,提升企業競爭力
- 轉型綠色產品服務,切合消費者喜好
- 再生能源使用提高品牌好感度
實質風險
極端天氣事件的頻率與嚴重性加劇,尤其臺灣位於西北太平洋颱風侵襲區域,水災及風災風險增加
【潛在財務影響】
員工健康安全受到威脅,人力管理與維護成本增加,致使利潤減少
【管理辦法】
策略:
發展颱風及水災相關的管理方針,並增加供應商多元性
行動:
- 根據ISO14001建立《風險急難管理方針》
- 分散供應鏈風險,確保關鍵原物料供應無虞
【風險描述】
營運總部、工廠據點及主要供應商皆位於臨海地區,隨旱澇風險增加,可能影響營運及供貨穩定性
【潛在財務影響】
因運輸中斷與原物料供貨不穩定導致產能下降,影響銷貨收入
【管理辦法】
策略:
發展颱風及水災相關的管理方針,並增加供應商多元性
行動:
- 根據ISO14001建立《風險急難管理方針》
- 分散供應鏈風險,確保關鍵原物料供應無虞
【風險描述】
全球暖化持續加劇,將導致辦公室及廠房冷卻費用大幅增加
【潛在財務影響】
能源費率增加,生產成本提高
【管理辦法】
策略:
監測與改善冷氣效能,制定極端氣候應變計畫與維護生態屋頂,降低室內溫度
行動:
- 置換節能冷氣機
- 根據ISO14001建立《風險急難管理方針》
- 建置與維護G-HOME技嘉永續生態屋頂,有效降低最高樓層室內溫度2.5°C、屋頂表面溫度25°C
實質風險衍生機會
- 供應鏈多元化及貨源分散,提高物料供應穩定性及風險韌性
- 製程與設備能源效率改善,營運成本下降
氣候情境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