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聚焦—昆蟲世界
本篇暫且將昆蟲與開花植物之間的恩恩怨怨擱在一旁,讓我們歡迎鎂光燈下的主角-熊蜂與蜜蜂,兩種完全以訪花為生的社會型昆蟲,還有牠們的生存策略和競合關係。
聽起來像是親戚的熊蜂與蜜蜂,有哪些相同和差異呢?不錯,第一個相同之處,就是牠們均為蜜蜂科的成員;第二,牠們都是真社會性昆蟲,各自擁有各司其職的蜂后、工蜂、雄蜂階級,蜂巢中不同世代彼此混居,並有共同育幼的行為;第三,牠們的食物完全由訪花取得,從花蜜取得熱量、從花粉取得蛋白質,不過熊蜂只能少量儲蜜,不會釀蜜。熊蜂與蜜蜂的主要差異性在於熊蜂為每年一個世代,由蜂后單獨建立族群,巢中的工蜂數量約在數十到數百隻;蜜蜂的蜂后壽命則可長達五年,成熟的蜂群其工蜂數量可達成千上萬隻。 |
身處於亞熱帶的臺灣地區,我們對於熊蜂較為陌生。其實,熊蜂(bumblebee)以往被特別翻譯成更威猛的名字─大黃蜂(是的,就是電影─變形金剛裡的著名角色),以及許多人耳熟能詳的世界名曲大黃蜂(flight of the bumblebee),是不是熟悉多了!在樂曲中,俄羅斯的作曲家把熊蜂的訪花行為,活靈活現地展現在其旋律中,也反映出熊蜂在溫帶地區的普遍程度以及重要地位。「Bumble」這個字可用來形容熊蜂飛行時的嗡嗡聲,也可形容人笨手笨腳、搖搖擺擺、處事猶豫的樣子,恰似熊蜂拖著笨重身軀訪花的模樣,至於「bumbler」,就是形容有著這些特性的人了。
分布在溫帶地區的熊蜂擁有碩大的身軀以抵抗寒冷,也由於冬日嚴寒,僅有當年出生的蜂后能夠渡冬,其餘都會死亡,待隔年春天,這些新生的蜂后再重新建立族群。相較之下,蜜蜂分布於較溫暖的地區,於是乎我們可以輕易在腦海中描繪出南歐的薰衣草田間,充滿蜜蜂穿梭的美麗畫面。對於多年生的蜜蜂族群而言,雖然牠們會儲存花蜜,但儲糧多寡及冬季連續低溫日數的兩方拉鋸,是牠們在地理分布上主要的限制因子。
讓我們再細看兩者的優缺點。首先是熊蜂,擁有毛茸茸肥大體型的牠們續航力較佳,可增加採集範圍與單次採集量,其較長的口吻即便是口徑窄小的花朵也能一親芳澤。此外,耐寒的特性讓牠們訪花的時間更長,特別是在清晨時分能早蜜蜂一步出巢工作,將前一晚植物所產的花蜜盡入囊中。研究指出,熊蜂在氣溫7.5度以上即可出巢工作,蜜蜂則需要15度。再者,熊蜂的肥厚體型能讓自己免受一些捕食者的侵擾,像是在花叢間結網的蜘蛛,或是前文提到在花上守株待兔的三角蟹蛛,都會避免招惹到這個大傢伙。簡單來說,熊蜂採取的是精兵策略,讓牠們可以存活於比較寒冷的氣候條件,不過穿了毛衣的牠們並不耐熱,當氣溫高於30多度時,熊蜂就得回家乘涼了。
另一方面,蜜蜂採取的是群體戰。多年生的優勢讓牠們在早春時節,當熊蜂還在蓋新厝時就全員出動;另外發達的通訊技術(像是跳8字舞),可將蜜源訊息快速傳回巢內,幫助快速搜刮區域資源。以臺灣地區氣候環境來說,中高海拔地區皆是熊蜂的地盤,低海拔及平地則要在春天或早晨比較容易看到牠們活動;而蜜蜂在台灣平地全年可見,到中海拔山區就不多了。
近年來在全球日益興盛的網室栽培,使熊蜂的重要性與日俱增,這是由於牠們個性安定,容易居住在網室內,適應網室的潮濕環境能力也較佳,加上牠們的飛行振動大、口吻較長,對於某些作物的授粉特別有幫助。不過,真要說到熊蜂最吸引人之處,可能是牠拖著毛茸茸的笨重身軀,搖搖擺擺在花間尋蜜的可愛模樣了,是不是很療癒呢?
自G-HOME與大家露臉以來,我們細心營造了多樣化的環境,讓愈來愈多的自然生物能一同享用這豐富的資源,找到一個新的家,與我們一同樂活。截至目前為止,我們已經發現了八種蚜蟲,所以G-HOME這次特別設計了「蚜蟲藏寶圖」,沒錯…你還在等什麼?現在就起身到屋頂去探險,一尋這些隱身在生態屋頂中的小蚜蟲!
以下就是傳說中的藏寶圖。各位寶物獵人們,這些可都是活生生的「活寶」,所以,在摩拳擦掌之際,還得要具備膽大心細、火眼金睛,最後再加上一點運氣,才能覓得牠們的芳蹤!體型十分微小的蚜蟲,平時都只靜靜的棲息在枝葉上,在此提供兩個「秘訣心法」,請眾家獵人本著迎接神聖任務的使命感,雙目合十,在心內默念:Find the plant, follow the ant!
(特別感謝中興大學昆蟲學系郭美華教授協助鑑定)
首先讓我們來看看蚜蟲的廬山真面目,和其他同樣躲在植物新梢的昆蟲相比,蚜蟲有明顯的兩根觸角—其他昆蟲不是找不到觸角,就是看起來只像是兩根毛;再來,蚜蟲的身體像是一團圓滾滾的肉,某些種類身上看起來還像是灑了一層糖霜!最後,多數蚜蟲的尾端上方有兩根突出的腹管,若看到這兩根,那定是蚜蟲無誤了。
為什麼蚜蟲會被視為害蟲呢?這是因為蚜蟲的嘴巴是一根吸管,會戳進植物吸取養分,因為植物汁液裡多是水分與糖類,生長所需的蛋白質較少,所以蚜蟲們會大量吸取汁液,並排出多餘的糖水,並透過糖水換取螞蟻的保護,因此包括蚜蟲在內的吸汁昆蟲與螞蟻常被比擬為乳牛與人的關係—人提供乳牛牧草與保護,而乳牛產生牛奶供人食用。蚜蟲大量地吸取植物汁液的結果使得新芽被吸到扭曲、萎縮,同時排出的糖水掉落到下方的葉片,造成葉片發霉,遮蔽光合作用進行,雙重影響了植物生長,故在害蟲界可稱上一方之霸。
除了上述原因之外,蚜蟲還有一個殺手鐧,讓他們永遠立於不敗之地,那就是—超級會生!而且很多問題都可以靠生殖來解決,這種強大的能力讓科學家投入了許多心力進行研究。
腦筋動的快的讀者現在可能會想,昆蟲都很會生,好像沒什麼稀奇的,那麼,你可就小看蚜蟲了!且聽我們娓娓道來。蚜蟲是極少數可以卵胎生的昆蟲,也就是牠們的卵在體內就孵化,直接以胎生的方式產出小蟲子;驚人的不僅如此,有些蚜蟲媽媽在懷著女兒之時,肚裡的女兒,又懷上了孫女!這可是世界唯一的另類三代同堂,等等……
難道這過程不需要雄性參與嗎?不必,雌蟲免交配就可直接進行生殖;那…那…雄性蚜蟲呢?嘿嘿,想交配的時候再生兒子,不然只生女兒就好,這樣增產報國才快!
從上述的內容可知,一般所看到的蚜蟲都是雌性,我們可以把牠們的卵巢想像成一條生產線,位於產線源頭的胚胎逐漸發育成幼蟲,幼蟲在被生下以前,在媽媽肚子內的生產線上逐漸發育,開始試俥、投料;考量到生殖效率最大化,雌蟲不會長出翅膀與相關肌肉,而是只有在環境開始劣化以後,才會「生」出有翅膀的後代,在長大之後飛走、遷移,尋找新的棲息地。以這種方式進行繁殖,蚜蟲一年可以拼出10~40個世代的驚人成績,若按照數學模型計算,一隻雌蟲在一年內可繁殖出1.5×1027個後代,如此快速的繁殖力,若沒有天敵抑制其族群增長,蚜蟲所寄居的植物就會快速凋萎,因而須特別產出有翅的後代,向外尋找新的棲地,以跨世代的方式「逐水草而居」。
先讓我們來看看蚜蟲的廬山真面目,和其他同樣躲在植物新梢的昆蟲相比,蚜蟲有明顯的兩根觸角—其他昆蟲不是找不到觸角,就是看起來只像是兩根毛;再來,蚜蟲的身體像是一團圓滾滾的肉,某些種類身上看起來還像是灑了一層糖霜!最後,多數蚜蟲的尾端上方有兩根突出的腹管,若看到這兩根,那定是蚜蟲無誤了。
溫帶地區的蚜蟲為了達到資源利用最大化,會有更複雜的寄主轉換模式,簡單來說:雌蟲以卵的型態在樹上過冬,隨著樹發芽而甦醒、繁衍,等到天氣暖活一些,旋即轉移到草本植物上繁殖;入秋之後,隨著草本植物枯死,再轉移回樹上準備過冬。以上的循環都是由不同世代接力進行,像是專案管理一般,交由6個世代分別辦理:在樹上過冬、樹上大量繁衍、轉移到草本植物、草上大量繁衍、轉移回樹上、產出越冬卵。
除了複雜的生活循環外,少數的蚜蟲也演化出特別的族群階級—兵蚜,如同兵蟻一般,擔負著保護族群、驅趕天敵的任務!
目前在G-HOME裡已經發現八種蚜蟲,下一篇我們將帶領著大家一同到屋頂尋寶,看看你能不能慧眼識英雄…不對,是慧眼識害蟲,將牠們一一找出來!
幼嫩的食物,總是得到許多的青睞,想想我們human being就有很多這樣的食物,像是動物類的:春雞、乳豬、小羔羊、吻仔魚;植物類的有:各式芽菜、玉米筍、高麗菜嬰、嫩薑、春韭、茶葉、芒果青、筍子、檳榔,以及檳榔西施(ㄜ…這個算是動物才對)。本文要介紹的主角—薊馬,就是一群專吃幼嫩植物組織的生物,要找到他們,非要在葉芽、新葉、花中尋覓才行,像是屋頂的芭樂開花時,搖一搖花朵,就可看到它們驚恐的跑出來。
薊馬是一群很小型的昆蟲,成蟲的體長多在1-3mm,這樣的體型讓它們可以躲藏葉芽的縫隙內。薊馬有兩個特點是其他昆蟲所沒有的,第一個在於它們的嘴巴為「銼吸式」,有別於蝗蟲類的兩個大顎把植物咬碎,薊馬的嘴巴是一側硬化,用來銼傷植物表面,另一側則變成吸管,吸取植物流出的汁液。薊馬的第二個特點在它們特殊的翅膀,從一般的片狀、膜狀構造變成一根根的棒狀構造,外面再長了一整圈的毛,所以可說是用棒子揮舞著毛來飛行。因為這兩個特點,他們在分類上被劃出來,獨立自個兒成為「纓翅目」。
由於薊馬專門躲在芽上銼銼、吸吸,會造成植物的傷口,一個傷口乾了以後又再銼一個新的,這樣銼來銼去,搞得植物的芽傷痕累累,輕則植物產生斑痕、扭曲,重則造成落花落果,所以在農業上,它們一群很嚴重的害蟲。舉兩個例子就能知道它們有多厲害。臺灣地區的蘭花產業是世界前兩名的,其中有一個產量很大的項目是喪葬祭典中常用的大型白色蝴蝶蘭,若是在花苞或是初開階段,跑來一隻薊馬銼了一下,所造成的傷口會隨著花一起長大,變成明顯可見的一個黑斑,這對於高單價的蘭花來說,是不可承受的損傷,所以所有蘭花業者對於薊馬設下了重重屏障,務必完全防堵這個「小」蟲子的入侵。
另一個例子則是生活在芒果上的小黃薊馬,他們從開花期就嚴重危害花穗,造成落花、不稔實,故此農民只好大量的噴灑農藥,但如此的後果卻是具有抗藥性的小黃薊馬沒死,而授粉昆蟲死光光,少了授粉昆蟲又進一步造成無法授粉結果,既使結了果,新生的幼果也會被小黃薊馬搞成落果或是嚴重斑痕,減損市場價值。下次讀者若在市場看到有疤痕的芒果,就知道這一定是薊馬搞的鬼了。
上一篇介紹了跨越地理藩籬的兩個方法—飛與飄,本篇要介紹的,是更為簡單的方法—搭便車。關於搭便車這種傳統而古老的移動方式,在自然環境中,司機和乘客之間也已演化出各式各樣的互動關係了,甚至很多乘客物種已經完全依賴搭便車來延續族群,本篇就來介紹搭便車的各種事例。
首先還是以最基礎的形式來開場,也就是「郎無情、妹無意」的搭便車,這個例子中乘客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就被司機帶走了,由於司機和乘客都沒想要採取主動,所以多是湊巧發生的,像是棲息在土壤裡的小生物,很容易就會跟著土壤一起被帶走;人為移動土壤時,也無法避免地,順便一起夾帶了土壤中的生物。當這種「隨機的夾帶」經常發生時,就會有生物進來利用之:在湖泊或溪流中的植物,很難跨越到遠方的湖泊中,但
是如果它的種子長得特別的小,就可以夾藏在泥土中,當水鳥腳踩到了泥巴,又飛行到其他水域,植物也跟著一起被帶走了,若這隻水鳥是隻候鳥的話,植物也就隨同出國比賽了。由於這種搭便車是意外發生的,有時候會產生人們不想要的結果,比如說進口蔬果時會夾帶外國的害蟲,於是我們設立了海關進行檢疫的工作,避免外國的生物被夾帶入境。其實這種長距離的旅行,對乘客的風險也很高,隻身到陌生的環境中生存,還要能遇到配偶、結婚生子,都不是件容易的事,對於能夠自我繁殖的物種來說,比較容易克服這些障礙。 第三種情形是「司機快來,乘客需要你」。這一類的事例很多都是我們不太想要的結果,第一個例子是—登革熱、黃熱病與瘧疾,這些病菌在人體上孳生以後,無法自己進行傳播,而需要等到蚊子來吸血,病菌方能隨著血液,轉移到蚊子體內,並趁著蚊子下次又去吸血時,病菌再藉機轉移到新寄主身上。說來簡單,但這整個過程其實是相當精細的,因為病菌乘客被吸到蚊子司機肚裡之後,要想辦法穿過腸子,再轉移到蚊子的唾腺,才有可能在下次吸血時,隨著蚊子唾液進入人體,要是這些環節沒有銜接好,病菌就無法傳播了。同一套路數在植物界也很常見,很多植物病毒就是透過蚜蟲的吸食與移動,才能在植株間傳播。在這個分類中,還有一個引狼入室的有趣例子:一種昆蟲叫做短翅芫菁,從卵孵出來以後,幼蟲就會跑到花上,仰望著天空,苦苦的等待司機「條蜂」採花路過,當司機一出現,幼蟲就立刻緊扒著司機跟著回到蜂巢內,因為芫菁幼蟲的食物正是巢裡的條蜂寶寶,在條蜂家裡大吃一頓以後,成年後的芫菁就會拍拍屁股離開蜂巢,出外交配、繁殖、產卵,開啟另一個循環。 |
聽過介紹的同仁們都知道,我們的生態屋頂可說是沙漠中的綠洲,水泥汪洋中的生態孤島,擁有多樣的環境以及上百種的植物,如此這般的”流奶與蜜之地”,對於周遭的生物來說,如何才能從口水滿地、磨刀霍霍,然後順利穿過沙漠、越過海洋,經歷重重險阻來到這上天應許之地呢?
要跨越阻隔的最簡單的方法當然是–用飛的,雙翅一展一收即可翱翔於天地間;然而世上除了鳥類、昆蟲和蝙蝠以外,很多其他生物是無法飛行的,俗話說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本篇要介紹的是另一招–飄,讀者可能會不解的問:蛤!難道”飄”就有什麼學問嗎?
其實”飄”也是有層次的,最容易想到、也最容易的飄,可說是”不長眼”的飄,比如細菌、真菌孢子、花粉,或者蒲公英種子這一類型的”隨風飄”,一陣風吹來就起飛,不知什麼時候就降落,要是運氣很好,飄到了好地方,就能吃喝不盡、兒孫滿堂;但其實大多數情況都是流落異鄉、全軍覆沒。這種層次的飄,能飄到哪裡。全憑機運,沒有什麼技術可言。
第二種飄是–飛得不好,就用飄的。很多小型的昆蟲,他們身子骨單薄且柔軟,既沒有堅固的翅膀,也沒有強健的體魄能讓他們自由飛翔,甚至逆風前進,但仗著身體極輕,只要張開雙翅即可隨風飄上天。除此身子單薄之外,他們小小的眼睛,視力也不太行,飄上天以後要到哪降落,往往不是用”看”的,而是用”聞”的。以蚜蟲為例,他們大多時間都站定在植物上大吃大喝,當步行範圍內的植物都被吃光以後,新一代的蚜蟲便會長出翅膀,向外尋找新的棲地,它們以貧弱的翅膀飄上天空,並用嗅覺尋找新棲地的大概範圍,降落到附近後,再以短距離的飛行搭配徒步搜索。在此介紹一個”飄”的高手–褐飛蝨,他們的體長僅3mm,卻是到稻米的重要害蟲,每年的春夏季節,他們都能乘著溫暖的南風,從菲律賓飄到臺灣地區,或者從臺灣地區飄到日本,是不是很能飄啊!
第三種飄是–沒有翅膀、也能飄。很奇怪吧!沒翅膀怎麼飄?這個類型要介紹的是蜘蛛的飄,而蜘蛛絲正是它們能夠飄上天的秘密。蜘蛛絲的用途百百種,可以拿來織網、造巢、包裹食物、包覆卵囊、垂降,甚至可以吃下肚,來個體內回收。而人類對於蜘蛛絲的研究已久,因為蜘蛛絲極細、極輕、極韌,極強、又可耐低溫。講了這麼多蜘蛛絲的優點,到底蜘蛛是怎麼飄的呢?只要趁著有風的時候,屁股向天空一翹,放出游離的蜘蛛絲,當蛛絲長度足夠,或者風夠大的時候,便可隨風飄揚了,再加上蜘蛛本身是非常耐飢餓的動物,這一飄可飄四千公尺高,上千公里遠,這種強大的遷徙能力,也解釋了為何很多蜘蛛種類可以全世界廣泛分布。
在昆蟲幫助傳粉以前,負責傳粉的風是完全中立的,不論植物開花了沒,風還是一樣吹拂,而昆蟲是活的,於是故事就變得不一樣。當植物都爭相開花時,就要彼此競爭吸引昆蟲前來授粉,增進授粉效率;反過來說,大量的授粉昆蟲都在搶食花蜜,總要想點方法比別人多吃一點,套用管理學的名詞,這叫做創造「利基市場」,才能在紅海中脫穎而出。舉例說明,昆蟲在分散的花叢中逐一採蜜是件辛苦的事,如果有朵花長相很特別、蜜量又較多,昆蟲就會記得花的長相,並專找同樣的花去探訪;同樣的,對植物來說,沾黏在昆蟲身上的花粉,也能得到較有效的利用,不會隨著昆蟲漫無目的奔跑。所以為了對應昆蟲的喜好,植物的花變得各具特色,可供昆蟲辨認。
俗諺說【美花不香、香花不美】,此話表現出每種植物採取之策略差異,但此話並非完全正確,因有很多氣味人類聞不到,卻不代表沒有香味。相較於其他花朵的差異,比方說開花月份、開花時辰、花朵顏色和形狀等等,由於花香可以遠距離傳遞,對於許多生長在陰暗環境的植物顯得特別重要,像是森林裡低矮的草本植物,它們個子小,曬到陽光也少,無法用一樹燦爛、流水席的方式招待昆蟲們,而且森林裡視線不佳,長得再漂亮也少人聞問,所以它們主要採取精兵政策,生產少量的蜜,但分泌特別的氣味吸引特定的昆蟲前來,利用這層專屬的關係,同時提高植物授粉與昆蟲覓食的效率。各式各樣以氣味建構而成的專屬關係,造就了多樣的「物種歧異度」(也就是多種利基市場),一種花產生一種特別的氣味,吸引特殊的昆蟲前來,這當中,又以蘭科植物為翹楚,很多種類都與授粉昆蟲有著一對一的緊密關係,因而造就了蘭科植物數一數二的種類數量,下一篇文章就會介紹蘭科植物的高強之處,敬請期待嚕!
從春暖花開到炎炎夏日,節氣的更迭,在咱們的生態屋頂上,也變換了好幾輪不同的風情,各種植物接續冒出了新芽,開出了花朵,甚至結實纍纍。從開花到結果,這兩個階段之間,有一群幕後功臣們,巧妙的穿針引線,替植物傳遞花粉到不同花朵或者不同植株,稱之為【授粉者】,由於授粉者幾乎都是昆蟲,所以透過各種動物來傳遞花粉的植物,都統稱為蟲媒花。
為了吸引動物前來幫忙授粉,植物產生了甜甜的花蜜來款待這些跑腿的信差,讓沾黏到它們身上的花粉,也一起在花間穿梭,達到傳粉的目的,所以每當植物盛開時,我們總能在花上找到許多享用大餐的昆蟲們,除了大家耳熟能詳的蝴蝶、蜜蜂外,很多的昆蟲專門在花上討生活,甚至有些因而”花名在外”,比方說花金龜、花天牛、花蚤 (一種甲蟲,跟跳蚤無關),這些昆蟲在每年春天大量開花就會出現,而且幾乎整天的時間都在花叢間度過,在花上吃喝拉撒、求偶、交配,然後離開尋找產卵地點後,就結束這一生。
除了昆蟲以外,還有兩類特殊的生物也會訪花並傳遞花粉,第一類是僅分布美洲的蜂鳥,它們是世上最小型的鳥類,體重僅有2克到20克 (想像一下,50元硬幣為10克),它們的飛行技巧非常高超,透過每秒振翅15-80下,可以精準的在空中滯留,並以滯空的姿態探訪花蜜。雖然臺灣地區沒有蜂鳥,但我們有和蜂鳥同樣的飛行高手:咖啡透翅天蛾與長喙天蛾,兩者都是廣泛分布,但是零星可見的種類,所以在我們生態屋頂也有機會可以觀察得到喔!另一類則是較晚被發現的蝙蝠,他們可以在夜間採蜜、傳粉,但僅在熱帶地區才有分布。有沒有發現到,這些授粉者們都會飛!反過來說,會飛的動物類群(鳥、蝙蝠、昆蟲),都有擔任授粉的角色!
由於「授粉」會直接影響到結果,在農業上也是至關重要的一環,在果樹大量開花時,果農有時會付費請蜂農前來協助;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網室栽培(如:易受到蟲害的番茄、小黃瓜),由於網室同時也隔離了授粉昆蟲,故還需要額外使用人工授粉,或同樣透過人類放養的蜜蜂進行授粉。除了蜜蜂以外,有時候蒼蠅也是可以利用的授粉昆蟲,有時芒果授粉不佳時,就會聽到農民會丟些腐敗的魚在田裡,利用腐臭味吸引蒼蠅前來,並讓他們順便訪花、傳粉。
也許你會好奇,如果不經由動物傳粉的話,還有什麼途徑呢?一類的植物是以風為媒介傳粉,尤其是裸子植物的松、柏、杉樹,被子植物的楊柳,還有許多禾本科的植物(如:玉米),當每年大量開花時,會隨風飄出大量的花粉,但有些人對花粉過敏,而產生花粉熱的過敏症狀;還有一類植物患有自閉症,它們很少,甚至不跟其他植株交流,同一朵花的花粉會直接掉落在雌蕊上,如此即可完成授粉並傳宗接代了,這現象稱為「自花授粉」,像是稻米、麥、馬鈴薯、豌豆,辣椒等常見植物就是屬於這類。有人說如果蜜蜂消失的話,人類會缺乏食物,但精確一點來說,大部分的糧食作物是沒有影響,但水果與葉菜類會嚴重受創,若真的發生,就只能吃飯配辣椒了!
植物大量開花所提供的花蜜是自然界重要食物來源,也是大量訪花昆蟲熙來攘往的交會地帶,就像人類的夜市一樣熱鬧滾滾,當人潮來了,各式做小生意的、看熱鬧的、做清潔的、做稽查的、收保護費的也都會連帶出現,本篇就來談談那些隱藏在花叢中的生活。
第一類的生物是吃霸王餐的,植物的花蜜是為了提供授粉昆蟲一些跑腿費,但有些動物卻只吃花蜜不協助授粉,最常見的是體型厚實的熊蜂或木蜂,這些昆蟲和蜜蜂是近親,同樣以訪花維生,由於管狀的花其花蜜藏在狹小深處,讓熊蜂、木蜂總是「卡門」,於是心一橫,直接把花的基部咬破吸食花蜜,這種行為被稱為盜蜜。盜蜜行為對生物學家而言,是個很特別的存在,因為依賴訪花維生的生物卻破壞了它們與植物之間的約定。目前的研究指出,盜蜜行為可能不是熊蜂天生具備的能力,而是看到其他熊蜂打的洞之後,再依樣畫葫蘆的學習結果,所以同一區塊的花朵,咬出的破洞常位在同一側。除了盜蜜行為以外,另一種搞破壞是毛毛蟲或蝗蟲之類的直接啃食,他們把花瓣當成一般的植物幼嫩組織,有時甚至連雌、雄蕊都會全部啃光。
第二類的生物是來花叢間打獵的,像是水族館可以買到的蘭花螳螂,就是一個典型的花叢殺手,顯示花朵不僅吸引了授粉昆蟲前來,也埋藏了他們的天敵,其中又以蜘蛛為最大宗。世界上大部分的蜘蛛都是以昆蟲為他們主要的食物,當然不能放過花叢這麼好的地點,會結網的蜘蛛會在花叢間張出小型的網,捕捉在花間穿梭的昆蟲,而不結網的蜘蛛則會利用保護色偽裝,躲在花上守株待兔,使得看來愉悅的訪花過程猶如踩地雷一般,一不留意就斷送生命。不過有趣的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蜘蛛的主要天敵蛛蜂,徘徊在花叢中狩獵,同一朵花上不僅有吃昆蟲的蜘蛛,也有吃蜘蛛的蛛蜂,就串起一個四階的食物鏈,包含植物、訪花昆蟲、蜘蛛、蛛蜂。
第三類的生物是詐欺犯,特別是與昆蟲高度演化的蘭科植物,如之前提到的大慧星蘭,那種產生花蜜,並與特定昆蟲交換利益的方式,對蘭科植物來說,已經是old fashion了。某些蘭花不產生花蜜,但用騙術誤導昆蟲前來,主要手法是以外型與氣味的淆視聽,比方說外型模仿「誠實的花」並混在花叢中同時開放,或者是產生各種特異香味,像是糖蜜、魚腥、腐果味等等,吸引昆蟲前來探訪,但這注定是一場空。蘭花最經典的欺騙手段,莫過於蜂蘭,他們不僅散發出性費洛蒙吸引雄性前來,連外型也模仿雌性熊蜂,讓雄性熊蜂以為抱得美嬌娘,而偷偷把花粉團黏到熊蜂身上。
繼花蜜與授粉的愛恨情仇後,接著帶大家看看蜜露除受粉外的另一個妙用-雇用螞蟻當保鑣。
螞蟻是如何在生態界打敗眾多對手,晉升保鑣一職呢?首先,它們的種類和數量繁多、分布又廣,螞蟻雄兵可謂遍及全球;第二,具領域性又善團隊分工的螞蟻,均有巡邏蟻兵固定駐守地盤,一有食物或爭端就會集結出動,捍衛疆土不遺餘力;第三,這些螞蟻雄兵可不容你小覷,研究指出螞蟻都是大力士,可用「嘴」咬起其體重數十倍到數百倍的重物行走,它們的尾部還有會分泌酸性毒液與毒蛋白的螫針,分別可造成疼痛感及紅、腫、癢等免疫反應;第四,螞蟻專挑高營養食物吃-吃肉、吃種子、吃糖蜜,但不吃樹葉、不吃木材、不吃土(有機質)。
因此,只要一些糖蜜就能請到實力雄厚的螞蟻來當保鑣,是不是十分划算呢?用糖蜜和螞蟻交換保鑣服務的生物類型雖不多,但合作成效可說是皆大歡喜。植物界中,台灣常見的大戟科植物野桐和油桐,兩者的葉片上都有一對腺點,會分泌少量的糖蜜吸引螞蟻前來取食,為了不錯過任何糖蜜的螞蟻,必須尋覓過整株植物上的每一片葉子,而這般的整日巡邏,使得其他吃植物的昆蟲不敢靠近,甚至連想攀附上來的藤蔓植物也會遭螞蟻攻擊。除了透過糖蜜,有些植物還會生長出一些狹縫來供螞蟻築巢,一旦螞蟻住了進來,在植物上進進出出,就提供了保護服務。不論是提供糖蜜或居所,這些和螞蟻互惠共生的植物,我們就稱它們為「喜蟻植物」。
生態聚焦—屋頂植物
綬草吐露出小巧粉嫩的花莖,小花在花莖上以螺旋狀排列,唇瓣較大,花形別致奇特,美麗玲瓏,有淡雅的香味,可栽培於草地或盆栽,是很好的觀賞植物,其開花順序是由基部開始,平均每天向上開花一枚,花開到花謝大約為兩星期左右,因此一株綬草的賞花期可達一個月。盛花期後植株枯萎,其短縮莖宿存於土壤中,在氣候合適時會再萌發新芽,產生新一代的莖葉,翌年春季再開花。
圖片來源網路
綬草會長在公園綠地、花圃草坪等草生環境,是少數能存活於人類活動區域的蘭科植物(嘿嘿!偷偷跟你說,現在綬草正恣意在G-HOME綻放美麗喔!);也生長於河床、天然草原等開闊地。綬草在臺灣地區為常見的野生蘭花,卻有特殊的地位,因為綬草亞族的分佈以美洲為中心,僅有少數物種分佈於歐、亞、非洲大陸。因綬草沒有近親,招牌的螺旋狀花序加上蓮座狀叢生的線形葉片,在臺灣地區的400多種原生蘭科植物中顯得相當獨特。
綬草全草可入藥,植株似草,只有開花時才易辨認,因此常未結果就被挖走,有瀕臨滅種危機,已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的附錄Ⅱ中,並被列入中國大陸《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第二批)》中,為Ⅱ級保護植物。綬草的美麗讓人一見傾心,但國人用藥食補的觀念,使綬草的生存面臨莫大的危機,在野外發現它時請以欣賞的心愛護它,請不要帶走或傷害它!
腎蕨在臺灣地區的平地到低海拔地區是常見的種類,尤其是在有「人為干擾」的地方特別易見,像是老舊建築物或排水溝的縫隙、道路的邊坡、森林的邊緣,或者是人造林之下,都是它們強勢生長的區域。
腎蕨盤據的區域也常是易缺水的區域,為了應變外在的逆境,腎蕨擁有了三種利器,分別是:匍匐莖、關節、泌水孔。「匍匐莖」生長在土表下方,連結了許多地表上的枝葉,使得水分和營養可以在枝葉間傳輸,讓曬不到陽光和被陽光曬傷脫水的枝葉都可成長,而且延伸出去的每一片新葉,都得到後方的營養支援,加快生長的速度。「關節」位於葉片主軸與每片小葉片交接處,有別於一般植物的複葉型態,所有的小葉都同屬於一片葉子,當環境不佳時,整片葉子會共同進退,但是腎蕨卻在每片小葉的基部多了一個關節,這個構造讓植物在缺水的環境下,捨棄部分的小葉,以減少葉片面積及水分蒸散。「泌水孔」長在每片小葉的外緣,當環境中的礦物鹽類太高時,藉由這些泌水孔排出鹽分,避免鹽分在植物體內累積,數量多時,還會在葉源看到白色的鹽分結晶,這項功能是不是和人體的「腎」一模一樣呢!
腎蕨在臺灣地區總共有三個種類,再加上園藝常見的波士頓腎蕨,這四種腎蕨在G-HOME上可是完整收錄喔!以下就藉由圖片讓大家認識它們,也別忘了到頂樓去見見本尊唷!
春暖花開,漫步在G-HOME的茵茵綠草地時,若低下頭仔細觀察,總會發現從土地上冒出一個又一個的問號,彷彿這些新芽對這個世界有無限的好奇心,不斷的向天地問問題,這些以問號姿態呈現的可愛幼葉即屬「蕨類植物」。
其實在我們日常生活中,「蕨類植物」的應用並不陌生,有些可供作野菜食物,例如:「過貓」即過溝菜蕨,或是炒小魚干常出現的山蘇;有些蕨類植物兼具園藝種植、插花素材等觀賞功能,例如:種植蘭花所使用的蛇木來源即為筆筒樹主幹。
蕨類植物出現在地球上的時間比人類還早很多。人類大約是600萬年前才出現在地球上,蕨類植物則已存在地球4億多年。地球生命的發展從海洋移到陸地,早在志留紀時期,矮小蘚苔植物搶灘成功,開始在陸地生活,但因其不具輸送水份的構造,僅能生長在潮溼環境。隨後,泥盆紀才出現了樹狀植物蕨類,其發展出具輸送水份的特殊構造—維管束,因此植物體開始能夠吸收、儲存、輸送水份,也才有了真正的根莖葉,足以適應乾脆的陸地環境。
3億5千萬年前的石炭紀,高大的樹蕨類植物成為地球上最興盛的優勢植物,在潮溼的陸域環境蓬勃發展,構成了冠層高達45公尺的高壯巨大森林,若有看過知名電影「侏儸紀公園」,畫面中的草食性恐龍的食物來源即為蕨類。直到石炭紀結束,高大的蕨類植物大量死亡,地球的植物霸主才拱手讓給了裸子植物。當蕨類植物死亡後,其枝幹經過層層砂土堆積深埋在地層中,經過地殼變動及長時間的高溫、高壓碳化,形成了今日我們所使用的煤炭,也因此地球的煤炭資源是有限量的,一旦耗盡就不會再復原。
蕨類植物的特徵
蕨類植物沒有鮮豔的花朵,而是以毫不起眼的細小「孢子」來繁衍下一代。大多數蕨類的葉背面都會有成群的孢子囊,排列方式多樣,也成為分類的依據之一。在孢子囊群中的每一個孢子囊,都有許多肉眼難以分辨的細小孢子非常輕盈,可協助蕨類本體快速散播到各處,繁衍下一代。
每年冬天,在臺灣地區南部、花東縱谷常可見一望無際的油菜花海,綻放令人神怡心醉的黃,我們G-HOME也曾有自己一小片的油菜花園!現在,就讓我們來瞧瞧這個黃花美女—油菜的故事。
1980年代有部出名的小說及電影「油麻菜籽」,意指傳統婦女如同微小的菜籽一般,命運無法自主掌握,僅能隨遇而安,而油麻菜就是油菜的台語發音。其實「油菜」並不是生物上的分類,而是一個功能性名詞,顧名思義,就是可以榨油的菜。還記得之前有一篇提到,十字花科的葉菜類分為三類:甘藍、芥菜、白菜,這三種品系都可榨油,不過在大量混種之後,已經難以細分,有一說是:榨油的偏好甘藍型油菜,當作綠肥、賞花的是白菜型油菜,嗯…也許用品嚐的會更容易分辨!
傳統的油菜當然是作為榨油使用,油菜籽富含40%的油脂,僅低於芝麻的60%、花生的45%,遠高於大豆、橄欖的20%。榨出來的油脂,比較傳統的說法叫做菜籽油,而高級一些的菜籽油則稱為Canola,翻譯為芥花油,是加拿大科學家於1970年代育種出來的新品系,特別調整了其脂肪酸的比例,更符合人體健康;不過時至今日,這類大宗農產品也多被基因改造,成為能夠抗除草劑的品系,因此在某些地區被禁止食用,但可用來提煉生質燃料。此外,現今食用油大都從外國進口,國內生產不敷成本、不符合經濟效應,於是已經很少人拿油菜來榨油出售了。
油菜目前最主要的角色是綠肥作物,也就是在農田休耕期間、或是在兩期農作之間,種植作為肥料用途。為什麼稱它作「綠肥」呢?由於油菜被翻到土中作肥料之時,仍是綠色的活體植株,故因而得名。不知道讀者有沒有發現,臺灣地區種植油菜當作綠肥的農田幾乎都是水稻田?這並非什麼神秘的巧合,而是因為油菜的生長周期,和稻田的耕作相當契合的緣故。 |
臺灣地區只有少數特別熱的地方,能夠每年三穫稻米,多數的農地只有兩穫,於是即有一段土地閒置的時期,且越往南稻米成熟的越快,空檔的時間就越長,冬季空檔期大概有3-4個月,剛好讓油菜生長、開花,然後在花季尾端養分最多時攪入土中,完成腐爛、發酵,天衣無縫的接續稻米的耕作,圓滿達成任務! 其實,油菜並非最好的綠肥,因其會衍生出很多害蟲,影響到鄰近的田地,且對改善土壤酸鹼值及其肥力的效果,亦比不上具有根瘤菌的豆科植物。如此說來,為何油菜還是我們最常見的綠肥植物呢?沒錯,除了作為有機綠肥外,油菜另一個最重要的功能就是觀光資源了。黃澄澄的油菜花海,在冬末春初之際隨風起舞,搖曳生姿,如此浪漫的田原美景,怎能不叫人迷上它?因此,政府為了推動在地觀光與休閒農業,特別補助油菜種子,農民也都樂得配合,而年年的黃色花海與遊客人潮,不也繪製出一幅環保兼顧經濟的永續願景? |
首先,讓我們來了解何謂十字花科。將時間倒轉回國中時期—想當年,我們一起上的生物課…有印象了嗎?沒錯,生物的分類架構由七個階層組成:界、門、綱、目、科、屬、種,「科」是倒數第三個階層,臺灣地區的四千種植物就分屬於213個科之下。十字花科植物,顧名思義,它們最大的特徵就是具有四片花瓣,而且排列成十字狀(或者是X形狀)。
人類對於重要的生物夥伴,都進行了長時間的馴養與栽培,並透過人工雜交、育種等方式培養出各式各樣的品系,像家犬或蘭花都是很好的例子。雖說十字花科蔬菜佔據了葉菜類農產品的半壁江山,但若從生物分類的角度來看,你可知道它們被分為幾種食用蔬菜嗎?其實只有3種而已,分類如下:
|
除了上述的這些常見的葉菜之外,還有兩群植物也是屬於十字花科作物,一類是劃分於根莖類的蘿蔔,包含了白蘿蔔與櫻桃蘿蔔(紅蘿蔔不算!),另一類則是作為調味料的山葵、芥末與辣根。辣根,顧名思義,它肥大的根部具有嗆辣的氣味,主要為歐洲人所食用;芥末(mustard)則是從磨碎的種子調配而成,只要氣味夠濃的植物都能使用,所以並不單指一種植物,而芥末最早於東方地區被使用,現今常見於美國人愛吃的熱狗上;至於山葵就是日本人愛吃的Wasabi,也是食用其磨碎的根部,由於它生長緩慢又消耗地力,常用調味過的芥末來代替,久而久之Wasabi和芥末的名字就混在一起了,而且中西皆然。
十字花科蔬菜的特色不僅止於花,還有它們的氣味,不論是白菜或是氣味濃烈的芥菜,都含有「硫」的化學物質。科學上認為十字花科植物特別產生這些硫化物是為了抵抗昆蟲取食,不過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有一群昆蟲演化出了特別的代謝機制,可以不受硫化物的影響,專門取食十字花科植物,譬如紋白蝶就是最好的例子。
這隻十字大軍還有另一個令人驚豔的成員,就是常在冬末春初見到的壯麗油菜花海,關於油菜這位黃花美女的故事,且讓我們靜待下回分曉!
這些大方的紫色喇叭花朵名叫「馬鞍藤」,因為她的葉子像是倒過來的馬鞍而得名。細心的觀眾一定會察覺她的樣子和牽牛花、空心菜的花、蕃薯花很相似,沒錯,她們都是「旋花科」的植物。動、植物其實和人類雷同,大致上來說,愈是相近的親戚長相會愈接近,因此會被歸類在一起。
這一類旋花科植物的特色都是有著像喇叭一樣的花朵,由五朵花瓣相連合在一起,因此遠看花朵中央像五角星芒在閃爍。旋花科的植物通常在早上開花,開花前她的花苞會扭成捲旋狀,像是擰毛巾時的毛巾形變,而這也是旋花科的名稱由來;有趣的是,一旦中午陽光強烈、溫度高時,花朵就會自然閉合,因此若想看到她開花,還得選對時間,才不會撲空哦!
水生植物多生長在平地淡水環境,但因都市發展快速及大量的土地開發成長快速,鄰近人類生活聚落及都市周邊的水域環境也逐漸消失,低海拔的沼澤或濕地也常被填平作為建地或其它農業工業用地,原本常見的臺灣地區萍蓬草、大安水蓑衣、風箱樹在野外也瀕臨滅絕。水生植物滅絕的成因可初步歸納如下。
1. | 水田轉作 |
田是臺灣地區低海拔平原最大面積的水域環境,包含水田、菱角田、蓮花田、茭白筍田、芋頭田,為水生植物提供了豐富的生長環境,但隨著農業發展走向的改變,水稻的經濟效益不再,同時農村人口老化,大量的水田呈現休耕或轉作其它旱地型的經濟作物,水域環境乾涸或是被填平,原本在水田常見的水生植物失去了棲息地,大量的水生植物因此瀕臨滅絕。 |
2. | 海岸和溝渠水泥化 |
臺灣地區在整治河川與溝渠時,僅考慮人類需求及工程施作的便利性,因此多以水泥覆蓋或是截彎取直,施工時更是以大量鋼筋、混凝土直接衝擊河溪生態,海岸以大型消波塊填海,這些整治工程,皆對河川、溪流、海域環境帶來不可逆的破壞,使水生植物的棲地全面被破壞,也因此帶來大量的滅絕。近年來開始實施生態工法後,才有可能為水生植物帶來一線生機。 |
3. | 水域污染 |
人們大量使用農藥與肥料,並任意排放家庭及工業廢水,這些廢水通常含有銅、鉛、鋅、鎘、汞等重金屬離子或硫離子,這些化學物質進入水體會毒害水中的生物,雖然水生植物具有吸收化學污染物的功能,但若污染物濃度太高,水生植物也無法生存。 | |
4. | 水質優氧化 |
家庭廢水未經妥善處理即排放到河川、湖泊,融有大量的氮、磷、碳等植物生長所需的物質,導致水中營養過剩,藻類大量繁殖,過量繁殖後又快速死亡,腐敗分解的過程消耗大量的氧,使水中溶氧耗盡,水質變壞,形成「優氧化」現象,水域整體環境劣化,使原本生長在水中的生物無法生存。 | |
5. | 外來種危害 |
早期對於外來種危害不甚清楚時,因養殖或經濟需求,自國外貿然引進許多生物,造成水域生態系統的浩劫,例如:引進布袋蓮作為飼料,但因生長過於快速,佔據水域環境,並且造成優氧化等現象,使水域環境惡化,不利原生水生植物生長,以及引進外來動物如福壽螺、美國螯蝦等,大量取食水生植物為食或啃咬植物根部,造成植物死亡。
|
|
6. |
池塘的消失
|
臺灣地區平原有許多散落在田間或聚落裡的野塘或埤塘,長養許多精彩的水生植物,但雖然經濟發展及土地利用型態改變,多半被填平或改成釣魚池,尋求經濟發展的同時,忽略生態保育,也造成自然資產及生物多樣性的損失。
|
若水域環境未受重視及改善,臺灣地區的原生水生植物滅絕的速度將會超乎我們的想像,為了分散棲地破壞帶來的滅絕風險,已有許多環保團體及個人正著手復育水生植物。G-HOME也落實此一理念,在水生池中約復育了40~50多種的水生植物,同時兼顧教育及生態意義。
每當夏天來臨時,大家一定會忍不住想到水邊戲水,許多動物也會泡在水中,清涼一下!那植物呢??植物沒有腳,不能自行移動,但仍有很多植物居住在水邊或是水中,究竟是什麼樣的特異功能,讓這些「水生植物」能開心生活在水邊或是水中呢?
其實「水生植物」並非是泡在水中的植物,而是泛指能適應潮溼地區的植物們,依照其生長特性,又可分為四大類:挺水植物、浮葉植物、沉水植物、漂浮植物,這些植物們是溼地生態系統運作的重要生產者。
水生植物 生長特性分類簡介 |
1. | 挺水植物 |
大多生活在水澤邊的淺水處,根部和基部留在水裡,莖和葉完全挺出於水面之上,當水位上升時,也能夠完全適應水中生活。這類型的水生植物數量種類最多,外型最美觀,大多生長於岸邊的淺水區,根、莖牢牢深入水底的土中。例如:荷花、水蠟燭、荸薺、水丁香、大安水蓑衣 | |
2. | 浮葉植物 |
根莖沉在水面下,根部定著在水底泥土,葉片由莖或葉柄之長柄帶出平貼水面,浮水葉會隨著水位的高低漂浮。大都生長在水底土壤鬆軟、水流靜止的池或沼澤地區。例如:睡蓮、台灣萍蓬草、莕菜科的植物 | |
3. | 沉水植物 |
整株植株沉浸在水中,根固著於水底泥土,終身皆生活在水面下,在水中進行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因此必須生長在陽光能照射且氧氣充足的環境。例如:水蘊草、黃花狸藻 | |
4. | 漂浮植物 |
唯一根部沒有固定在土壤的水生植物,整株漂浮在水面上,跟莖沒有定著性,因此會隨著水流四處漂移,大都生長在靜止的沼澤及水田中。會受水位高低影響,當水位下降後,可平貼在表土上,一旦水位升高,會隨著水位再度漂浮至水面。例如:滿江紅、青萍、浮萍、布袋蓮 |
水生植物適應水生環境的策略 由於氧氣不易溶於水中,生活在水中的生物最需克服呼吸問題,因此發展出不同的策略以適應水中環境,例如:魚的鰓可進行氣體交換,人類可在水中閉氣後再浮出水面呼吸換氣。水生植物當然也有各式特異功能,讓我們來一窺究竟! |
1. | 柔軟且密生的細毛 | |
大萍和槐葉萍的葉表面長滿細毛,可以使水聚成珠,具有防水功能,可以阻止與水接觸;細毛間有許多空隙,可以儲存空氣,增加浮力,使植株能漂浮在水面上。 |
2. | 植物體有儲藏空氣的構造,例如:氣室 | |
水生植物的氣室有不同的用途,主要為增加浮力、減輕植物體的重量、提供根呼吸。不同植物的氣室位置不同,例如:布袋蓮的葉柄有氣室,可以幫助植物體浮在水面上;有些氣室的功用提供氣體,例如空心菜近中空的莖、荷花的葉柄及地下莖的氣室。 |
3. | 柔軟的莖 | |
沉水植物最需有柔軟的莖來適應水流,葉子通常會呈現線形、帶狀或絲狀。 |
在G-HOME也有各種水生植物,看到時不妨觀察一下生長特性及策略!!
生態聚焦—城市鳥類
最後一位出場的是城市三寶中的小寶—綠繡眼,在三寶之中,它不僅排行最小,體型也是最小的,體長約只有11公分,體重更僅有10克。
綠繡眼的頭部到背部,都是明亮的黃綠色,胸前到腹部則是灰白色,眼睛周邊鑲了一圈的白毛,讓它的眼眸立體而深邃,只用了數筆線條,就勾勒出簡約的美感,再加上他的鳴聲清亮悅耳,故常可在鳥籠中看到它們的身影,甚至在國內還有綠繡眼的選美及唱歌比賽,但從自然的角度來看,這真是一種美麗的哀愁!
綠繡眼屬於典型的食蟲性鳥類,他們的嘴型尖細,方便在枝葉間啄食小型昆蟲,但除了昆蟲以外,它們偶爾也會吃果實或花蜜,不過只限定吃軟軟的果肉,以及較大型的花朵,像是櫻花或木棉,才能把嘴塞入花中吸蜜。
在都市環境中,綠繡眼其實常常出現在我們周遭,但很多人卻都不曾特別留意,因為綠繡眼的天性羞怯,不像麻雀和人親近,會直接跳到你的跟前;也不像白頭翁體型大又會站在高點鳴叫,不注意也難。綠繡眼總是待在樹上,特別是在樹梢枝葉最為茂密的地方,搭配上它們綠色、灰白的身體,都是良好的保護色,讓它們在枝葉中跳躍時,人們只看到樹叢搖曳、晃動,而看不清楚它的樣貌,如果你在都市中的樹上,聽到一陣細柔的「嘰」聲,那你一定是遇上它們成群出遊了。順帶一提的是,在都市環境中,行道樹都是隨著道路的線狀排列,而綠繡眼又只在樹上活動,所以它們覓食的路線也常會順著道路,到了路口才會轉向,如同行駛的車輛一般,煞是有趣!偶而飛上了G-HOME覓食,它們仍然很有個性的沿著整排的羅漢松活動,絕不會降落到農園裡。
在繁殖季的時期,平常成群結隊的綠繡眼,同樣會轉換為兩人世界。體型小巧的它們,在繁殖上非常的有效率,從產卵以後,幼雛約需要10天便可孵化,再加上10~12天的餵養,幼鳥已然可以離巢了,再加上前面築巢的時間,整個繁殖周期僅需要一個月就可以完成。
在非繁殖期,它們通常是以10~50隻的規模群體活動、覓食,有時其他鳥兒也會混入群體中一起活動。許多鳥類為了躲避天敵,都具有混群活動的行為,畢竟多了一雙眼睛幫忙看著,就多一分保障。參加混群的成員,很多都是當天臨時組合產生的,也就是在夜間各自棲息鳥兒,到了早晨再透過鳴叫來「揪團」,鄰近的個體逐漸集中、湊合而成,所以每天的團員也都不盡相同。透過標記再野放的實驗發現,實驗區域的綠繡眼族群在經過一個月之後,僅有1成的鳥兒還留在原地,其他的九成都已是外地遷入的,顯示它們在的空間中的流動性極高,像是吉普賽人一般,在都市環境中四處遷移,唯獨少了滿車的家當。
如果想要邀請綠繡眼來家中的陽台作客,是三寶中最困難的,首先是陽台要夠大,且種上一些小樹木,因為它們不喜歡低矮的草本或灌木;其次是要多種幾棵樹,營造出一條可以延伸的覓食路線;第三是家裡的陽台夠靠近行道樹,這樣它們才可能會從既有路徑上繞過來瞧瞧。要集滿三個條件真是太困難了!還是在聽到它們的聲音時,多多抬頭尋找它們美麗的倩影吧!
「白頭翁」這是個既逗趣,又維妙維肖的名字,因為白頭翁最大的特徵就是頭頂上的一圈白毛,像個白髮蒼蒼的老人家,再加上頭部的黑色區域,有時看起來也像是戴了一頂安全帽,和背上的草綠色、腹部的灰白色,形成了有趣的對比。
白頭翁的體長約為20公分,算是體型較大的小型鳥類,也是城市三寶中體型最大者;除了常見於都市、鄉村地區外,在平地到低海拔的自然環境中,也都可以看到他的身影,不像麻雀和人類的關係那麼緊密。
在活動、覓食的時候,白頭翁偏好以小團體的方式群體活動,而且團體的數目會受到季節影響,當春夏交際的繁殖季,各個公鳥會建立起自己的領域,此時會是出雙入對的「兩鳥世界」,待幼鳥離巢後,即改以2-5隻的小群活動;而只有在冬季時,才會出現高於10隻的群體。
在城市三寶中,白頭翁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它們是城市三寶中,最愛唱歌的鳥兒,不像麻雀和綠繡眼平時只發出「啾」、「嘰」或「唧」之類的單音,白頭翁很少發出單音,多是鳴唱歌曲,而且他們的歌曲還有個可愛的擬人化翻譯為「巧克力」;巧克力雖然是人類的送禮良伴,但白頭翁大唱巧克力並不是為了求偶,反而主要的用意在於宣示地盤,意思是:「我(們)在這,別過來」!這時候只要往高處一望,必定能看到它們的站立在枝頭上。
白頭翁會唱歌,而且居住範圍橫跨城市與郊區,所以也是一個研究人為環境干擾的好題材,在都市環境中,除了地貌的改變,密集的人口必然伴隨了大量車輛與空調風扇所造成的低頻噪音,因此研究人員發現,由於人為的低頻噪音,會遮蔽白頭翁的低音歌聲,故白頭翁會特別把低音的部分,拉高一些唱,以避開環境噪音,但是其他頻率的鳴叫則不受影響,顯示人為活動不僅改變地貌,還會轟轟作響地影響鳥兒歌唱。
白頭翁會唱歌,而且居住範圍橫跨城市與郊區,所以也是一個研究人為環境干擾的好題材,在都市環境中,除了地貌的改變,密集的人口必然伴隨了大量車輛與空調風扇所造成的低頻噪音,因此研究人員發現,由於人為的低頻噪音,會遮蔽白頭翁的低音歌聲,故白頭翁會特別把低音的部分,拉高一些唱,以避開環境噪音,但是其他頻率的鳴叫則不受影響,顯示人為活動不僅改變地貌,還會轟轟作響地影響鳥兒歌唱。
提到白頭翁,就不能不提他的小老弟—烏頭翁,這兩兄弟在臺灣地區的地盤一分為二,臺灣地區的西半部和宜蘭地區都是大哥白頭翁的天下,而小弟烏頭翁僅分布於花東地區至恆春半島。兄弟兩個的生態、習性,甚至基因都極為相似,但由於地理上的隔離,烏頭翁已演化成臺灣地區的特有物種。下次到了花東、墾丁旅遊時,也可以順便看看當地才有的烏頭翁,並且找找有沒有他們混血生下的「雜頭翁」!
說東北有三寶:人參、貂皮、烏拉草;夜市有三寶:珍奶、雞排、燒仙草。各式各樣的「有三寶」在網路列了一長串,網友的創意讓人會心一笑,但您知道嗎?和人類一起居住在都市環境中有三種鳥類被賞鳥人士暱稱為【城市三寶】,牠們分別是麻雀、白頭翁、綠繡眼,在G-HOME也常見到牠們的身影,本篇就先介紹勢力最為龐大的—麻雀。
麻雀的自然分布範圍極廣,比橫跨歐亞大陸的蒙古帝國還要大上許多,在歐亞大陸上,除了靠近北極的寒帶地區,以及從印度向西延伸到中東的沙漠地帶,麻雀的分布從東南亞的印尼、花綵列島,橫跨整個歐亞大陸,直達英國,所以他的英文名字叫做Eurasian Tree Sparrow,直譯成中文就是歐亞樹雀。分布在如此廣袤的土地上,各地區的生活環境、氣候差異很大,於是逐漸演化出不同的亞種,依據不同的分類方法,可區分為8-15個類群。
臺灣地區的麻雀約在三至五月之前求偶,最高峰落在三月下旬,此時可看到雄鳥的頭和尾巴翹的老高,在雌鳥跟前跳來跳去,並且快速的鼓動雙翅,像是在說:「選我、選我」,若能成功打動美嬌娘的芳心,就能夠結為連理、共築愛巢、並且共同育幼,平均一對成鳥能撫育出三隻幼鳥,有興趣的同仁可以觀察看看喔!
麻雀的食性很廣,從草籽、穀物到小型昆蟲都可以吃,在水稻田間豎立的稻草人,就是為了驅趕麻雀食用稻穀,這樁人鳥之間的戰爭,自古皆然。然而麻雀也會吃掉田裡的害蟲,並不全然是害處。在中國大陸的大躍進時期,曾發起了除四害運動,就將麻雀與老鼠、蒼蠅、蚊子共稱為四害,並列為四害中的老四。在1958年所發起的全國性殲滅行動,依據不完全的統計數據顯示,所撲殺的數量接近20億隻。雖然撲殺麻雀保存了稻穀,但是隔年的農作就立刻遭逢了巨大損失,因為春耕時期也是麻雀的育幼期,麻雀父母會大量捕食昆蟲來哺育幼鳥,如今沒有了麻雀,害蟲就缺少了天敵的抑制,反而造成農作受害而欠收。在1960年初,就因為更為嚴峻的蟲害問題,而將麻雀從四害中除名,改將臭蟲(床蝨)納入。
麻雀和人類非常親近,連流傳至今的經典「桌遊」,都以麻雀為名。在麻將起源的眾多說法之中,就有一說為太倉鶻說,由於國家的糧倉位於江蘇太倉,防範鳥患也是將兵的任務之一,於是軍中逐漸發展出打麻雀的遊戲,再輾轉流入民間,故麻將中的術語,不管是吃、碰(槍聲)、胡(音同鶻,是一種捕捉麻雀的老鷹),都跟除麻雀有關。
最後再透露一個麻雀的小秘密,當一群麻雀在地面活動時,一定會有一、兩隻個體會待在高處,負責警戒的工作,下次如果看到一群麻雀,不妨找找他們的哨兵駐守在何方!
是否記得就讀國中時期,有一篇國文課文為—火鷓鴣鳥,內容敘述了一個柔美的故事,是當代人們共同的回憶。這篇司馬中原大師所寫的文章,他對於火鷓鴣鳥的敘述是這樣的:
火鷓鴣鳥的衣裳是用春天黃昏的雲剪裁的,深深淺淺的紫紅色,帶著一層層的斑紋。牠的形狀像鴿樓上飼養的鴿子,只是比家鴿小一些,看樣子,遠比家鴿精靈。牠的喙子泛著帶紫的亮紅色,眼也是,爪也是。有人管牠叫野鴿子,而我們做孩子的,都管牠叫七姑姑。七姑姑,這名字是由牠的叫聲來的。
在此不討論文學修辭的部分,從生物角度來看這篇課文,卻成了茶餘飯後的一件公案,因為沒有一種鳥能夠完全符合司馬大師的敘述。
這樁公案起初具有地理上的隔離,而難以進行討論,因為司馬爺爺寫的是年幼時在中國大陸江蘇的見聞,但文章是於1976年在臺灣地區發表,所以中國大陸人沒看過文章,而臺灣地區的賞鳥人不清楚江蘇的鳥類,無從評斷起。 |
為了解開這個謎題,首先由火鷓鴣鳥的名字著手—鷓鴣,這是一種地棲性的鳥類,主要分布於江南、東南亞地區,習性很類似於臺灣地區常見的竹雞,然而中國大陸鷓鴣的外表不符合文章敘述,叫聲不是文章所說的「七姑姑」,而是「行不得也 哥哥」!這個現今看來有點kuso的翻譯其實非常經典,在許多文人騷客的詩句中都曾出現過,尤其是被外放到江南地區的失志文人,透過「行不得也 哥哥」,來比喻此路艱難、一去難回,南宋詩人辛棄疾也寫下了「綠樹聽鵜ㄊ-ˊ鴃ㄐㄩㄝˊ,更那堪,鷓鴣聲住,杜鵑聲切」,意思是:鷓鴣的叫聲方停,杜鵑就開始叫了起來,連同杜鵑鳥也一併寫了進去,是因為杜鵑的叫聲為「不如歸去」,把這兩種鳥的叫聲合起來,表示心中真有千萬個不情願。然而回歸正題,鷓鴣的叫聲並不符合火鷓鴣鳥的基本描述。 |
文章中又提到了火鷓鴣鳥像是鴿子,如果是鴿子類的鳥,其實兩岸常見於綠地或是鄉間的種類是類似的,臺灣地區的名字為紅鳩、金背鳩及珠頸斑鳩。從外觀上來說,三者都沒有亮紅色的鳥嘴之外,紅鳩雖然有個類似的俗名叫做「火鴣鷦」,但眼睛和腳爪都是黑的,首先除移出可能名單。另兩者都具有紅色的眼睛、腳爪,且身上帶有斑紋,當中又以金背鳩的斑紋最符合文章所述,如霞雲一般的層層堆疊。進入第二階段,要比較兩者的叫聲,金背鳩的叫聲為低沉的「古 固 估」,判定OUT!而珠頸斑鳩則具有兩種叫聲:「苦 姑 姑」與「姑 姑 苦」,十分類似文章所述!所以從叫聲來看,珠頸斑鳩是最符合火鷓鴣鳥的形容了。
「珠頸斑鳩」分布於華南至南亞區域,是公園、綠地裡的常客,在G-HOME上,也是數一數二常見的鳥類,他們雖然和人住得很近,但卻相當怕人,一見到人就會飛上圍牆,若是多看兩眼,他就立即逃之夭夭了。
- 首頁
- 董事長的話
- 企業社會責任承諾
- 利害關係人議合
- 重大主題鑑別
- 響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 公司治理組織
- 企業行為準則
- 企業風險管理
- 供應鏈管理與概況
- 供應鏈議合四部曲
- 未曾忘技 海育吾嘉
- 關西長壽之鄉
- 衝突礦產與人權管理
- 環境管理政策
- 創新管理
- 氣候變遷減緩與調適
- 資訊安全與隱私保護
- 友善產品
- 產品延伸責任
- 循環經濟與回收資訊
- 綠動計畫
- 永續暨環境教育
- 綠色活動
- 工作假期
- 企業志工—技嘉運綠社
- 運綠台灣 千里足夢
- 綠動地球 樹造希望
- 技嘉科技的樹地圖
- 設置理念與簡介
- 打造專屬的生態屋頂
- 永續城市新希望
- 樂活農園趣
- 屋頂生態大觀園
- 生態采風攝影比賽
- 相關認證
- 人才吸引與留任
- 人力結構
- 人才培育與發展
- 人權管理
- 安全衛生職場
- 員工健康關懷
- 創新科技 美化人生
- 社會救助與社區營造
- CSR大事紀
- 經濟面
- 環境面
- 社會面
- 永續報告書
- 聯絡我們
- News
- 網站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