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嘉科技長期致力於減緩企業營運對氣候變遷的衝擊,我們採取具前瞻性的管理方針及有效的因應行動,不僅強化營運成本效率和增加產品綠色競爭力,也為氣候變遷減緩與調適落實應盡的環境責任。2020年,技嘉科技首次於永續報告書依循氣候相關財務揭露(TCFD)建議架構揭露氣候相關資訊,並在2023年發布首本TCFD獨立報告書。

點此參閱技嘉科技2024氣候相關財務揭露報告書
點此參閱 《技嘉科技CDP氣候問卷》(2023年2024年

技嘉科技參與CDP近4年表現

評比面項 2021 2022 2023 2024
氣候變遷 A- A- A- B
水安全 / B B B
供應商議合 A- A- A A-

集團氣候承諾與目標

技嘉科技制訂溫室氣體減量目標,以2009年為基準年,至2025年減碳50%;2016年起,另設定短期目標「減量333計畫」,致力每年須較前一年度減碳、減水、減廢各3%,透過清楚的目標設定,掌握減碳進程與績效。

目前國際上鼓勵企業響應科學基礎目標倡議組織(SBTi)的呼籲,以科學方法制定確實能夠控制全球升溫遠低於2℃的減碳目標。技嘉科技雖然尚未公開宣告制訂科學基礎減量目標(SBT),但2019年已引入SBTi建議的工具與目標審查標準,檢視現有減碳目標與符合科學基礎減碳路徑之間的差距,以作為後續調整減碳目標的依據。

氣候管理策略

氣候相關議題不僅會對技嘉科技的自身營運造成直接的衝擊,對於整體上下游價值鏈亦會造成不同程度的間接影響。為充分掌握氣候相關議題對公司營運發展的影響或可能創造的機會,技嘉科技遵循氣候相關財務揭露 (TCFD) 建議架構,鑑別氣候相關風險與機會。針對顯著影響財務、改變營運策略或商業模式和衝擊範圍擴及價值鏈的議題,透過風險機會矩陣的方式優先規劃因應對策與管理措施,並每年透過氣候情境分析重新檢討和評估,以提升技嘉科技面對氣候相關風險與機會的應變能力。

氣候風險鑑別流程

2024年氣候風險矩陣

2024年氣候相關風險與機會鑑別

以下摘要已鑑別的氣候相關風險與機會,更詳細描述請參見TCFD報告書。

轉型風險

風險 台灣碳費徵收機制 集團溫室氣體盤查要求 再生能源使用要求 國際碳邊境調整機制
與碳關稅
發生時程 預期3-5年後會被納入碳費徵收納管對象 2026年合併報表子公司須完成溫室氣體盤查 預期3-5年後被納入「綠電條款」納管對象 預期5-10年後歐美市場對電子產品和零組件進口商徵收碳相關稅費
影響範圍 上游:生產成本提高
營運:採購成本提高
下游:產品售價或銷售利潤受影響
營運:溫室氣體管理成本提高 營運:增加能源支出與節能管理成本 營運:產品稅務成本提高
下游:產品售價或銷售利潤受影響
潛在財務影響 技嘉排碳量較少,預期碳費價格影響不大 未依法規落實盤查與揭露將被處以罰鍰 為符合法規要求,支付能源費用、購買憑證或繳納代金 依目標市場法規,進口產品支付碳關稅或參與當地總量管制與碳交易機制
主要風險因應 管理措施
  • 技嘉綠色永續發展委員會制定永續策略及監督執行情況,持續強化環境管理系統
  • 每年依ISO14064-1標準進行組織型溫室氣體盤查,並進行第三方查證,持續追蹤減排績效
  • 積極追蹤台灣氣候法規相關資訊
  • 導入永續基金、內部碳定價、碳源管理等措施,持續研擬低碳的商業模式
  • 逐步擴大盤查範疇到所有海外分公司或據點,並持續提升溫盤數據品質與查證項目
  • 已於台灣地區建置光電設備,未來將評估外購綠電,以及海外廠區自建光電廠的可行性,持續提升集團綠電使用率
  • 積極追蹤國際氣候法規相關資訊
  • 導入碳足跡計算與管理系統,並持續加強供應鏈碳管理
風險 客戶要求揭露
發生時程 已經面臨越來越多的客戶要求,且要求揭露更詳盡的資訊
影響範圍

營運:若未達客戶要求,失去客源與訂單
下游:產品出貨量和營收受到影響

潛在財務影響 客戶永續供應鏈管理要求趨嚴,而技嘉B2B產品占比逐年增加
主要風險因應 管理措施
  • 持續發布永續相關資訊於公開平台,讓利害關係人能更加瞭解公司的永續經營策略,並定期與利害關係人進行溝通以確保資訊符合客戶揭露要求與期待
風險 永續消費意識抬頭
發生時程 預期3-5年後來自先進市場的永續消費趨勢會給技嘉科技產品帶來更實質的影響
影響範圍

營運:若不符消費者期待,影響產品銷售量
下游:產品銷售量和營收受到影響

潛在財務影響 增加行銷成本以鞏固綠色品牌形象,而技嘉對永續消費意識較高的歐美市場的產品出口值又高
主要風險因應 管理措施
  • 持續推動ESG與永續相關活動,定期發布永續報告書與TCFD報告書,以增加消費者對公司永續發展現況的認知
  • 積極參與國際各項永續評比並爭取佳績,以提升公司永續形象

實體風險

風險 極端天氣事件增加 供應商曝露於水災風險
發生時程 營運據點所在地已經面臨越頻繁的強降雨及路徑難測的強颱等極端天氣事件 多數一階供應商位處於水災潛勢風險較高的沿海或沿河城市
影響範圍

上游:關鍵零件供應商因極端天氣事件斷供
營運:工廠因極端天氣事件而生產中斷
下游:供貨運輸時程受極端天氣事件影響,導致運輸成本和延遲交貨賠償增加

上游:關鍵零件供應商因極端天氣或水災事件斷供
營運:零件供貨不穩定影響生產排程、交期和客戶信任
潛在財務影響 受極端天氣事件影響而中斷生產的損失產值,以及災後復原成本 鑑別出位於沿海或沿河城市供應商包括主要產品的關鍵零件廠商,供應鏈受水災影響將衝擊採購成本、產量及營收
主要風險因應 管理措施
  • 依循ISO 14001建立《風險急難管理方針》,制定颱風及水災相關管理與因應措施
  • 供應鏈多元化及貨源分散,提高物料供應穩定性,強化供應鏈風險韌性
  • 每年進行永續供應商評鑑,評估供應商對氣候變遷的因應程度,從而降低供應鏈管理的氣候相關潛在風險
平均溫度上升 營運據點缺水風險 關鍵零組件因缺水影響供貨
發生時程 預期未來3-5年夏季高溫天數將更明顯增加,夏季明顯延長 營運據點已出現極端乾旱事件,但預期未來3-5年可能更趨於常態化 目前已有關鍵零件供應鏈面臨乾旱問題
影響範圍 上游:整體耗能增加導致生產成本提高
營運:製程設備冷卻和辦公區空調耗電增加
下游:整體耗能增加導致運輸成本提高
營運:水資源短缺和旱情造成營運壓力甚至中斷 上游:旱情影響關鍵零件生產,採購成本增加或發生斷鏈
營運:零件供貨不穩定影響生產排程、交期和客戶信任
下游:水運或海運路線受旱情影響,運輸成本增加
潛在財務影響 因高溫而延長空調設備的使用時間和冷卻強度,增加能源成本 受旱情影響而中斷生產的損失產值,以及災後復原成本 因旱情造成關鍵零組件供貨中斷可能關係到產值高產品的出貨量,故而拉高採購成本,或丟失訂單影響營收
主要風險因應管理措施
  • 持續於辦公室與廠區導入溫度電源管理系統
  • 逐步汰除老舊設備並優化設備的能源使用效率
  • 廠區定期執行缺水演練,為因長期乾旱事件導致的嚴格限水措施作好準備,並在工廠設置水資源循環系統與儲水設備
  • 持續向員工宣導珍惜用水的觀念,以減少平時不必要的浪費
  • 每年進行供應商所在地的氣候風險研究,評估供應商對氣候變遷的因應程度
  • 將供應鏈多元化及貨源分散,提高物料供應穩定性,強化供應鏈風險韌性

氣候機會

機會 透過改善製程能源效率提高資源生產力
發生時程 預期3-5年後先進市場對低碳化產品的普及性和接受度更高
影響範圍

營運:新增設備投資、生產成本提高
下游:產品碳成本減少,進口商負擔或轉嫁消費者的成本減少

潛在財務影響 每年節省能資源費用,以及避免為短期內符合法規或客戶要求而採取不具成本效益的投資
主要機會因應管理措施
  • 已在營運總部引進製程電能管理監控系統,藉以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達到用電時間配置最佳化
  • 三座主要生產工廠皆逐步導入自動化製程,除提升製程效率與降低不良率,亦能減少能資源的浪費
機會 開發和擴大低碳產品市場 產品與商業模式多角化經營
發生時程 隨著AI科技發展,滿足高效率且低能耗的資訊產品已占據絕對優勢 預期未來3-5年之內,高運算伺服器需求和機器人發展將使電子業循環經濟成為必須
影響範圍 營運:投資新設備和低碳產品研發,生產成本提高
下游:產品能源效率提升,使用階段能源費用減少
上游:供應商夥伴配合解決方案提供客製化材料與技術支援
營運:透過產品多元化創造更高單價的產品和服務,增加營收
下游:產品使用階段能源成本和報廢處理費用減少
潛在財務影響 高價值和低碳化產品所創造的營收,以及為客戶帶來的節能效益 高價值、高資源再利用綠、低碳化的產品和服務所創造的營收
主要機會因應管理措施
  • 每年自營收中提撥研發預算,投入研發高效能、低碳足跡的環境友善產品
  • 計算全產品碳足跡,發布產品環境報告書,公開揭露於永續發展官網,善盡產品管理責任
  • 技嘉科技綠色永續發展委員會制定永續策略,定期召開會議追蹤監督執行情況
機會 強化供應商韌性共創價值
發生時程 由於氣候問題持續加劇,預期未來3-5年越能顯現供應鏈氣候風險管理的必要性
影響範圍

上游:加嚴廠商遴選制度,調整訂單分配
營運:因分散風險制度,在關鍵供應商遇到氣候災害時能及時止損
下游:如期出貨,減少客戶損失

潛在財務影響 減少或分散向位於高氣候相關風險區域的廠商的採購成本
主要機會因應管理措施
  • 每年向關鍵供應商發放「永續供應商評鑑問卷」,從環境保護、企業社會責任、勞動實踐與人權、供應鏈責任、公平商業行為和社會參與等六大面向,評估供應商的永續風險
  • 每年定期舉辦供應商大會,邀請國內業界及永續領域先進與講師分享面對氣候風險的策略與實務做法
  •  

溫室氣體排放管理績效

技嘉科技溫室氣體的減量路徑以目標年2025年較基準年2009年減量50%為目標,並依循ISO 14064進行溫室氣體盤查。自2021年起,因應新版法規要求擴大盤查範疇,除原盤查邊界外,擴及至子公司百事益國際、盈嘉科技、智力精密工業和孫公司技宸等所在的臺北矽谷園區,並新增集團範疇三排放的盤查與揭露。同時空污防制皆符合臺灣與中國大陸當地法規,製程與產品無NOX、SOx、PFCs之排放。

溫室氣體減量目標達成狀況